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高分子量的絮凝剂,因其分子链长,絮凝效果很好,但是毕竟是化工产品,很多使用者在外观无法辨别其质量优劣,这就需要了解聚丙烯酰胺的各项技术指标了,如分子量、离子度、水解度、固含量等。了解了其技术指标,就能擦亮双眼,在选择的时候可辨其优劣,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
分子量:指分子链的长度,分子量越高分子链较长,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就会越大,在溶液中的阻力加大。20世纪70年代应用的聚丙烯酰胺(PAM),分子量一般为数百万;80年代以后,多数*聚丙烯酰胺(PAM)的分子量在1500万以上,有些达到2000万。
离子度:是指其带有电荷微粒的密度。市场上流通的产品离子度一般在20%~50%,离子度越大分子量越小。
水解度:是指产品溶解后发生水解的聚丙烯酰胺分子数和溶解的聚丙烯酰胺分子总数之比。
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值越趋向于0表示溶液酸性越强,反之,越趋向于14表示溶液碱性越强;在常温下,pH=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
目数:是指物料的粒度或粗细度,目数是单位面积上的方格数.一般定义是指在1英寸*1英寸的面积内有多少个网孔数,即筛网的网孔数。
固含量:是指从聚丙烯酰胺中除去水分等挥发物后固体物质的百分含量。
残余单体含量:聚丙烯酰胺(PAM)的残余单体含量是指在丙烯酰胺聚合为聚丙烯酰胺过程中,未反应完全并*终残留于聚丙烯酰胺产品中的丙烯酰胺单体含量,是衡量是否适用于食品工业的重要参数。聚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丙烯酰胺具有一定的毒性。在工业品聚丙烯酰胺中,难免残留有微量的未聚合的丙烯酰胺单体。因此,需严格控制PAM产品中的残余单体含量。国际规定用于饮用水和食品工业的PAM中的残余单体含量不超过0.05%。国外有名产品的这一数值低于0.03%。
粘度:聚丙烯酰胺(PAM)溶液是很粘稠的。分子量越高的PAM的溶液粘度越大。这是因为PAM大分子是长而细的链状体,在溶液中运动的阻力很大。粘度的实质是反映溶液内磨擦力的大小,亦称为内磨擦系数。各种高分子有机物的溶液的粘度都较高,并随分子量升高而增大。测定高分子有机物分子量的一种方法,就是测定一定浓度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粘度,再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其分子量,称为“粘均分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