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型号的聚丙烯酰胺水解度与其絮凝时间的关系解析
添加时间:2019/8/3 9:47:42 浏览次数:564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效果良好的絮凝剂,其质量可由其技术指标来分析。其中水解度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聚丙烯酰胺的水解程度是指聚丙烯酰胺溶液中的弱离子与水结合,形成弱碱性或者弱酸性的能力,或者是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中形成弱酸的强弱和形成弱减的能力强弱。对于强酸和强碱,电离度越大对应的酸碱性就越强,而它们的水解程度就越弱。对于一些易溶性的聚丙烯酰胺类来说,电离度越大对应的电离出的离子越多,而它们的水解程度就越弱。一般,电离度大的,它们的水解程度就越弱,相反,电离度小的,水解程度就越大。一般,在比较有酸式酸根离子的酸或盐的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时候就要注意,它们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水解度”是水解时PAM分子中酰胺基转化成羧基的百分比,但由于羧基数测定很困难,实际应用中常用“水解比”即水解时氢氧化钠用量与PAM用量的重量比来衡量。

决定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加碱比、溶液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等。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当其他因素固定时,水解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也就是说不能保持水解度不变。另一方面 ,假如根据测得的水解度来规定加碱比,则达不到*水解度,因为在常温下欲使聚丙烯酰胺与碱完全作用需要很长的时间。经实验测定,任何一种加碱比的聚丙烯酰胺即使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水解,仍有未作用完的碱。
聚丙烯酰胺水解反应大体经历两个阶段:
阶段,曲线较陡,反应速度较快;到一定程度后,进入*阶段,曲线变缓,反应速度下降,水解度依时间仅作缓慢的变化。
在一定的水解条件下,水解度与水解时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称达到水解度的时间为水解时间。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聚丙烯酰胺的水解试验,就可*相应于该条件的水解时间。
鉴于上述原因,在供应中根据实际情况找出一个适宜的加碱比, 在这个加碱比下,经一定时间的常温水解,能*较接近于水解度的聚丙烯酰胺,同时又能使水解液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其絮凝性能。水解作用的进程还决定于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浓度,浓度越高,在加碱比一定时,碱在溶液中的浓度就越高,水解作用就进行得越迅速,也越完全。提高浓度可以缩小储液池的容积,但过高的浓度会造成配置溶液时搅拌的困难,在平衡些困难之后,建议采用10%的浓度较为适宜。水解作用的进程又决定于温度、温度越高,水解越快。但温度过高会促使聚丙烯酰胺解聚,分子量降低。同时加温会给供应造成不便,这些问题均须进行考虑。